蚂蚁阅读 - 都市小说 - 重活了1978在线阅读 - 一百零二章 再见吴昊老人

一百零二章 再见吴昊老人

    经过罗天佑苦心孤诣的运作,黄泥塘村建立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创新生态系统。

    最明显的,当地老百姓的教育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四十五岁以下的识字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七,这在别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这些人大多成了经验丰富的产线工人,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力。

    利用黄泥塘村的辐射和集聚效应,玉阳市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引来许多国内知名制造企业在玉阳市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

    这些企业与黄泥塘村下属单位和部门开展广泛合作,成为其供应链上重要组成部分。借助黄泥塘村在营销渠道、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和基础建设方面的产业优势,实现自身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积极参与黄泥塘村全球商业版图的扩张,实现搭船出海。

    与此时同时,当地原材料的供应紧张问题愈发突出。造成这种供应紧张的因素很多,但绝大部分原因得归结于时下兴行的“官倒”之风。

    官倒之风的形成,与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双轨制"有着紧密联系。

    此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所需原材料、工业半成品等由政府物资部门统一配给。自一九八零年起,工业全面复苏,企业生产能力普遍得到大幅提升,原先的配给额度(俗称"计划内指标")远远满足不了正常生产需求。

    为了缓解巨大的原材料供需矛盾,国家开始实行双轨制:一方面依然执行国家统配制度,同时允许企业自行采购生产原料。

    但自行采购价格与政府的统配价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一般性物资的市场价格比国家统配价会高出一到两倍。那些紧缺物资,例如钢材、石油、煤炭等,其市场价格和国家统配价的差价更高。

    以石油为例。一吨石油,国家统配价是100元,而市场价格是644元。许多官员从中看到巨大商机,纷纷利用手中权利,倒卖配给额度,这就是所谓的官倒。

    一九八四年以前,过去,从省到镇,各级政府出于保护目的,给予了黄泥塘村极大的优先权。

    由于得到从省到镇,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物资部门统一配给的额度完全能满足黄泥塘村下属各工厂的生产需要。

    时至今日,黄泥塘村反而成了大家眼中的肥rou,凡是能上手的,谁都想来揩点儿油企业的生产能力每年在成倍增涨,但配给额度却逐年下降,最后只是象征性地给点。

    想要提高额度,必须向一些手握批条的官员代理人(俗称"倒爷")手中购卖。仅青雀镇绿色产业园,常年驻守的倒爷上千计。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急剧增长,同时严重影响了企业供应链的安全。

    为了解决原材料和工业半成品稳定供应问题,黄泥塘村管委会召开专门会议。

    易千寻老师从各工厂收集来生产物资缺口数据,生成详细报表。会议开始前,将报表分发每一位管理者手里。

    从报表来看,政府配额仅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百之五,剩下的需要从市场上高价采购。但目前拥有的稳定供货源,也只能满足百之五十七点二的生产需求,意味着尚有百分之三十七点八的货源没法得到充分保证。

    这对工厂来说,是致命的,形势非常严峻。黄泥塘村的海外订单较多,一旦交货延期,一方面导致采购方的巨额索赔,同时还会影响黄泥塘村的国际声誉。

    千山集团物资采购部门属于罗小勇管辖范围,罗天佑问父亲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

    罗小勇说,“首先是加紧与倒爷们的合作,从他们手中购卖更多的计划内指标;二是运用公关手段,督促现有供应商保质保量供应,尽量提高供货量。”

    罗天佑皱着眉头说,"这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从倒爷手里购卖计划内指标,虽然能降低采购成本,但风险较大,数量和质量都难以得保证。而且这里面难免会牵涉到大宗权钱交易,这形同饮鸩止渴,不符合我的一贯主张。”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官员的支持,但绝不演化为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这是我的底线,也是黄泥塘村的底线。无论何时何地,大家都必须坚守这一底线。”

    易老师说,“我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供货源,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这种方式,cao作起来难度较大,采购成本也相应地大大提升。

    罗天佑说,“为了应对原材料供应短缺的问题,我提三点建议:第一,我们要针对商业信誉好的供应商,采取投资控股等方式,加大与他们的合作力度和深度,积极帮助其提高产能,并取得优先采购权;第二投资建设原材料供应基地,尽快实现部分原材料自产;第三,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特别是物流中转站和车队,加快物流配送速度。”zWWx.org

    “我们的目光不要仅盯着省内,还要瞄准省外,甚至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落后国家;不要仅盯着国企和国有农场,还要瞄准数量众多的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

    对于罗天佑的三点建议,大家都认为切实可行。最终决定由集团的战略投资部、财物部和物资采购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负责落实。

    罗天佑的国际之旅,首站定在马来西亚。

    吴昊老人住在距离首都吉隆坡约四十公里的巴生市。虽然跟吴昊老人相处不过两年多,但已形成了亲人关系,这次和曾如月纯粹为探望老人而来。

    吴家拥有一家综合制药集团,业务包括医药和医疗产品的仓储和分销,仿制药的制造,营销和销售等,在当地名声显赫,罗天佑和曾如月很容易就打听到老人的住址。

    两人按响了老人家院墙大门上的门铃,华人管家前来开门。听说两人是从青雀镇过来的,管家说,老爷天天念叨着青雀镇,念叨着一个叫罗天佑的人,你们来了,老爷会非常高兴。

    曾如月笑道,“你眼前站着的人就是罗天佑。”

    管家的表情立即变得非常尊重,对罗天佑说,“先生,老爷很想再见您一面,常常叹息这辈子可能没有再见的希望了。没想到您居然亲自来了,快快请进。”

    罗天佑见到吴昊老人时,他坐在轮椅上,面朝着阳光下的马六甲海峡发呆。

    罗天佑轻轻地走到老人身后,给了老人一个深情的拥抱。

    老人看到了一双熟悉手,身子抖动起来,用力攥住罗天佑的手,然后缓缓扭过头。

    两人的目光仿佛穿越数年的光阴,终于交汇在一起。虽然时光改变了两人的容颜,却还是一眼认出了彼此,大家的眼眶瞬间被泪水浸湿。

    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见面。老人有些不敢相信地抚摸着罗天佑的面庞,哽咽地说道,“天佑,你们还没忘记我这个老头,终究是来了。”

    吴昊老人随着解释说,“当年来到巴生市,夫人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回去的日子一拖再拖。后来儿子进吴家的家族企业,老人就更加不可能回去了。"

    罗天佑忙问他夫人现在怎么样了?

    老人说夫人在医院躺了五年多了,一直不见好转,靠药物维持生命。

    罗天佑将两颗还阳丹拿出来,这是特意为两位老人准备的礼物,而且由足额还魂草所生产的,比一般还阳丹要强上百倍。

    他跟老人详细说明了还阳丹的药用效果,以及师傅孙俭服后的变化。

    吴昊老人喃喃说道,“这也太珍贵了。”

    罗天佑道,“我早就把您当作亲爷爷看待,即使再珍贵的东西,只要您有需要,我也会想尽办法为您弄来的。”

    吴昊老人让管家把家里人全叫回来,为罗天佑和曾如月接风洗尘。

    对于还阳丹,吴昊老人的儿子也略有耳闻,对罗天佑两人的慷慨感激涕零。

    大家一起去医院,探望吴昊的老件。她人已经极其虚弱,身体萎缩,仅剩下皮包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

    对于这种情况,还阳丹还能有多大的药效,罗天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于是跟吴家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吴家人倒是看得开,反劝罗天佑放心,即使没有效果,也无所谓,他们这份情谊,吴家人是记下了。

    给病人服下药后,除了吴吴老人的儿子和儿媳留下来,其他人重新返回老人的家。

    罗天佑给老人带来了许多黄泥塘村的照片,又跟老人说了黄泥塘村最近几年的变化,吴昊老人听说村里已经成立了跨国千山集团,年产值达到恐怖的数百亿,对罗天佑和黄泥塘取得的成就倍感兴奋和自豪。告白过去的重活了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