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兵崛起在线阅读 - 第317章 杨嗣昌进京,献策

第317章 杨嗣昌进京,献策

    当湖广的张献忠等流贼,在南直隶闹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远在陕西的流贼,却是再度遭到了洪承畴与孙传庭的重兵围剿。

    自李自成等流贼再度入陕后,流贼大军便分成了三部。

    其中一股以‘大天王’为首的五万流贼,一股以‘混十万’为首的三万流贼,最后一股则是以李自成为首的十万流贼了。

    由于李自成在入陕后,急逃宁夏、甘肃一带,随后又继续向西出长城,进入西羌界。

    因此,洪承畴与孙传庭便将围剿流贼的重心,放到了大天王及混十万的身上。

    三月初,孙传庭围堵大天王等流贼于合水,并大败流贼。

    大天王见大势已去,遂率领所剩流贼投降官军。

    三月六日,混十万等流贼复从徽州及秦州东移,企图越过西安府,逃入山西。

    洪承畴问询后,亲领五千官军,星夜兼程赶至澄城,又埋伏一半兵马于黄龙山。

    混十万等流贼毫不知情,一头栽进了洪承畴设置好的埋伏圈。

    经过一番激战后,流贼伤亡惨重。

    混十万为了保命,遂向洪承畴假意请降。

    奈何混十万遭遇到了有名的洪屠夫。

    对于混十万的请降,洪承畴先是假装同意。

    待流贼全都放下兵器投降后,却遭到了洪承畴的下令屠杀。

    至此,陕西境内的流贼已被全部剿灭。

    但逃入西羌的李自成等流贼,却依旧是洪承畴等人的心腹大患。

    ......

    三月二十日。

    京师,紫禁城。

    东暖阁之内。

    “杨爱卿,你可总算来了!”

    崇祯皇帝看着跪在眼前的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眼中满是欢喜之色。

    “臣有罪,让陛下期候几月之久。”杨嗣昌俯首,诚惶诚恐的道。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朕也知晓你丁忧在家,夺情起用杨爱卿,也是非不得已之事。”

    “如今流贼势大,祸乱各省,且流贼又善于逃窜,围剿官军疲于奔命,兵部正需一名部首,来统调官军,对流贼进行围剿。”

    “启用爱卿为兵部尚书之事,也是朕坚持的。”

    “陛下,臣惶恐!”

    “臣怕是能力有限,难以担此重任!”杨嗣昌跪伏在地,一脸的感动之色。

    “爱卿素知兵事,朕也是早已知晓的。”

    “满朝文武当中,唯有爱卿能担此重任!”崇祯皇帝肯定的道。

    杨嗣昌激动的道:“陛下之信任,臣唯有以死报之!”

    “爱卿切莫这样说,围剿流贼之事,还需爱卿去主持!”崇祯皇帝道。

    “是,陛下!”杨嗣昌应道。

    君臣在经过一番交谈后,便把主题谈论到围剿流贼之上。

    “爱卿,对于围剿流贼之事,你可有什么良策?”

    对于崇祯皇帝的询问,杨嗣昌早在进京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围剿流贼的良策。

    因此,杨嗣昌回道:“启禀皇上,臣观流贼难以围剿,实因流贼善于流窜,且官军又缺乏统一指挥,这才会致使流贼死灰复燃,难以剿灭。”

    崇祯皇帝很是认同的点点头,满眼放光的看着杨嗣昌。

    杨嗣昌侃侃而谈,继续说道:“为此,臣针对流贼及官军的特点,特制订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

    “何为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崇祯皇帝好奇的问道。

    杨嗣昌回道:“回陛下,四正为陕西、河南、湖广及江北之地,以四巡抚分剿而专防。而六隅则为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及四川之地,以六巡抚分防而协剿。”

    “故此称之为十面围剿计划。”

    “另外,还需设置总理及总督二臣,随贼所向,专职征讨。”

    听着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围剿计划,崇祯皇帝神色大喜,当即赞赏道:“此事,非爱卿莫能办之也。”

    随后,崇祯皇帝又询问道:“围剿流贼之良策已有,可这需要多少兵力,又需多少的粮饷?”

    对此,杨嗣昌早已有了对策。

    他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对着崇祯皇帝道:“陛下,臣的具体计划,全都在这文书上。”

    伺候在崇祯皇帝的王承恩连忙走下御阶,接过杨嗣昌手中的文书,然后递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翻开文书,细看杨嗣昌准备好的具体围剿计划。

    为保证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的成功,杨嗣昌拟定抽调兵马十二万。

    其中凤阳和泗州祖陵官军五千、承天祖陵官军五千,作为坚守之用;陕西三边总督官军三万,总理军门官军三万,作为追剿流贼之用。

    凤阳、陕西两巡抚各出兵一万;湖广、河南两巡抚各出兵一万五千。

    如此,十二万兵马就已经凑齐。

    而解决粮饷的问题,杨嗣昌也做过精细的计算。

    十二万官军,其中步军七万四千人,每天需耗饷银五分,一年下来就是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马军三万六千人,每天需耗饷银及粮草一钱,一年下来就需要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

    至于剩下的一万名的辅兵杂役,一年下来也需消耗饷银十八万两。

    如此算下来,十二万兵马一年所需饷银则要二百八十八万两。

    细细的看完杨嗣昌的具体计划后,崇祯皇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虽然在他的心中,十分的认同杨嗣昌的这份围剿计划。

    可崇祯皇帝也深刻的明白,想要一下子拿出近三百万两的白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户部,早已是提前消耗了下一年的赋税。

    而他的内帑中,就算是全都搜光了,也最多能拿出二十万两白银。

    且不说他内帑中的银子,还需要维持宫中的运转。

    近三百万两银子,这叫他崇祯皇帝去哪里筹的来。

    思来想去后,崇祯皇帝最后还是无奈的摇摇头。

    他看向御阶下的杨嗣昌,叹声道:“爱卿,若是早有你的这份计划,流贼何愁不啊!”

    “可如今国库早已空虚,实难筹集近三百万的饷银。”

    国库空虚?杨嗣昌有些愣神。

    他清楚的知晓,朝廷每年收缴的赋税都有四百多万两,怎么会国库空虚呢。

    只要拿出三百万两饷银,就可剿灭流贼。

    难道陛下不希望剿灭流贼吗?

    看着杨嗣昌一脸的疑惑表情,崇祯皇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不是当家人,哪里知道当家人的苦。老牛俊的明末小兵崛起